关于“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分类”的考点,有很多内科主治医师考生都比较感兴趣,为了帮助大家及时巩固,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1.血管壁功能异常
(1)先天性或遗传性:遗传性出血性毛细管扩张症、家族性单纯性紫癜。
(2)获得性:感染、化学物质、药物、过敏性紫癜、单纯性紫癜等。
2.血小板异常
(1)血小板减少
1)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药物、放疗;
2)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消耗过多:DIC;
4)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功能亢进等。
(2)血小板增多
1)原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2)继发性:某些血液病(如缺铁性贫血、急性失血或溶血)、脾切除术后、感染、肿瘤、创伤等。
(3)血小板质量异常
1)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颗粒性疾病;
2)获得性:由于药物、尿毒症、感染、异常球蛋白血症等。
3.凝血异常
(1)先天性或遗传性性:血友病;
(2)获得性: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
4.抗凝或纤溶亢进
肝素样抗凝物质、抗凝药物(肝素、香豆素类)治疗。
5.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
血管性血友病、获得性DIC。
推荐阅读:
掌握!2021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精选【高频考点】汇总!
四个科目考查的“分界线”在弱化,2021如何高效备考?
以上“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分类”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