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稳定性心绞痛”的考点,有很多内科主治医师考生都比较关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一、发病机制
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等引起的,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可发生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时,冠状动脉血管内皮是完整的,没有血栓的形成。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1.心绞痛发作时:绝大多数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移位。
2.心电图负荷试验:最常用的是运动负荷试验 .
3.心电图连续动态监测:可从中发现心电图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
(二)放射性核素检查
1.核素心肌显像及负荷试验:静息时铊显像示 灌注缺损主要见于心肌梗死后瘢痕部位。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则明显的灌注缺损仅见于运动后心肌缺血区。
2.放射性核素心腔造影:测左心室射血分数,显示心肌缺血区室壁局部运动障碍 .区别心力衰竭(室壁普遍运动障碍) .
3.正电子发射断层心肌显像(PET):可判断心肌血流灌注、了解心肌代谢情况。
(三)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
判断冠脉狭窄程度和管壁钙化情况。
(四)冠状动脉造影
目前是诊断冠心病较准确的方法 .冠脉狭窄根据直径变窄百分率分为四级:
①Ⅰ级:25%~49%;
②Ⅱ级:50%~74%;
③Ⅲ级:75%~99%(严重狭窄);
④Ⅳ级:100%(完全闭塞)。一般认为,管腔直径减少70%~75%以上会严重影响血供,50%~70%者也有一定意义。
记住:重度70%
推荐阅读:
得分点!2021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高频考点80个!
2021年内科主治医师刷题小程序【医考爱打卡】上线啦!
以上就是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的考点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