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妇/儿/全科主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不同出血量的病理生理改变及表现

出血后人体会出现哪些病理生理改变呢?今天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1、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出血量占循环血容量的10%以下时无明显表现;出血量占循环血容量的10%—20%时,出现头晕、无力等症状;出血量达循环血容量的20%以上时,有冷汗、四肢厥冷、心慌、脉搏增快等急性失血症状;出血量在循环血容量的30%以上,则会有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2、血液学改变

早期无明显改变,出血3—4小时后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逐渐降低。病人可有白细胞轻度上升、一过性氮质血症。

3、呕血与黑便

呕血前常有上腹部不适和恶心,随后呕吐血性胃内容物。其颜色视出血量的多少、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的久暂以及出血部位不同而异。出血量多、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出血位于食管则血液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常混凝血块;当出血量较少或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呕吐物可呈棕褐色或咖啡渣样。呕血的同时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体外,可形成黑便。

4、体温

有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7.5℃。

以上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编辑整理。

推荐阅读:

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推迟 有什么影响?

重磅!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时间确定了

2020内科主治 冲刺精讲班+冲刺刷题班 组合购买 立享7折

在内科主治医师复习中如何提高效率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6年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