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评估风险: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年龄、手术史、肿瘤病史等,以确定其形成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
2. 基础预防: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适当水分摄入;指导进行踝泵运动和足趾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对于不能自主活动者,可使用气压治疗仪辅助改善局部循环。
3. 物理方法:为有中高度风险的患者穿戴弹力袜或使用间歇性充气压迫装置(IPC),以减少血液在深静脉内的滞留时间,降低血栓发生几率。
4. 药物干预:对于极高危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应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进行化学预防。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此类药物时应严格监控剂量并定期检测相关指标,避免出血风险增加。
5. 早期活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协助病人下床站立或行走,逐步恢复体力和肌肉力量,进一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6.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静脉血栓的预防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及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减轻其焦虑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通过上述综合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显著降低长期卧床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