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妊娠期高血压:指在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血压升高,且在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如果在产后12周后血压仍高于正常值,则需考虑其他原因导致的高血压。
2. 子痫前期-子痫: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种。主要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并伴有蛋白尿或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如肝肾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等。当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并伴随抽搐时,则发展为子痫。
3. 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指在怀孕前就存在高血压病史,或者在孕20周之前发现血压升高,并且产后12周后血压仍未恢复正常。
4. 妊娠期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对于原本就有慢性高血压的孕妇,在妊娠过程中又出现了子痫前期的相关表现,则属于此类情况。
以上就是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表现和处理方式。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