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临床中,判断儿童肝脾是否肿大的方法主要依赖于体格检查。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触诊的方法来初步评估。
1. 触诊肝脏:让患儿采取仰卧位,双臂放在身体两侧或轻轻弯曲放置胸前。医生用左手支撑住孩子的腰部,右手平放于腹部,手指并拢且与肋缘平行。随着孩子呼吸时的自然动作,医生的手指逐渐向肋下移动,尝试触摸到肝缘。正常情况下,儿童在深吸气末期可能触及到柔软、光滑的肝缘,但不会超过肋弓下方1-2厘米。如果触诊过程中发现肝脏质地变硬、表面不平或超出上述范围,则提示可能存在肝脏肿大。
2. 触诊脾脏:同样让患儿仰卧位,医生将左手置于其左腰部,右手放置于腹部左侧靠近肋缘的位置。随着孩子的呼吸运动,医生的手指轻轻向上并向内滑动,试图感知脾脏的边缘或下极。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应触及到脾脏。如果能够触碰到质地较硬、边界清晰的肿块,则可能是脾脏增大。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检查时应保持动作轻柔,并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以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不适。此外,对于疑似肝脾肿大的病例,还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如B超等)进一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