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主要由于人体内铁元素不足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某些特定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这种类型的贫血,主要包括:
1 婴幼儿和儿童 在生长发育迅速的阶段,对铁的需求量较大,如果饮食中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则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2 孕妇 怀孕期间母体及胎儿都需要大量的铁来制造新的红细胞,因此孕妇是高风险群体之一。特别是在多胎妊娠、间隔时间短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3 女性 在月经期失血会导致体内铁的丢失,特别是月经过多或周期频繁者更易引发缺铁性贫血;此外,产后女性也属于高危人群。
4 长期慢性出血患者 如消化道溃疡、痔疮等疾病引起的持续少量出血可导致铁质流失过多而引起贫血。
5 挑食偏食者 特别是那些严格素食主义者,由于植物来源的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若不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促进其吸收,则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
6 胃肠道手术后患者 因为胃酸分泌减少或部分小肠被切除影响了食物中铁元素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7 某些遗传性疾病 如地中海贫血等可干扰正常的红细胞生成,使机体对铁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相对性的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