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肾衰竭是指肾脏功能逐渐丧失,导致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素积聚,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一般症状:早期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体重下降、乏力、生长发育迟缓等非特异性症状。
2. 尿液改变:尿量减少或增多,夜尿频多;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3.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如低钠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
4. 高血压:由于体内水钠潴留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
5. 肾性贫血:慢性肾脏病时红细胞生成减少及破坏增加,可引起中重度贫血。
6. 骨骼病变:长期慢性肾衰竭可导致钙磷代谢障碍,进而影响骨骼健康,表现为骨质疏松、佝偻病等。
7. 神经精神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大等。
8. 其他系统损害:比如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心力衰竭)、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等。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且随着疾病的进展,上述各种症状会逐渐加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要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