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性葡萄胎是一种较为罕见但严重的妊娠相关疾病,主要发生在葡萄胎清除后未能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其高危因素主要包括:
1. 年龄因素: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40岁的女性发生侵蚀性葡萄胎的风险较高。
2. 前次妊娠为葡萄胎:如果之前有过葡萄胎的经历,再次怀孕时发生侵蚀性葡萄胎的概率会相应增加。
3. 葡萄胎清除后hCG水平下降缓慢:正常情况下,在完成葡萄胎清宫术后,人体内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应该逐渐降低直至恢复正常。若此过程进展缓慢,则提示可能存在持续性疾病的风险较高。
4. 葡萄胎组织学特征异常:如出现过度增生、异型细胞等不良病理表现时,发展成侵蚀性葡萄胎的可能性较大。
5. 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葡萄胎确诊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或者清宫手术不够彻底,残留的病灶可能会继续生长成为侵蚀性病变。
6. 其他因素:如遗传背景、营养状况不良等也可能与侵蚀性葡萄胎的发生有关联,但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