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脊髓炎是一种以脊髓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临床特点包括突然出现的症状、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对于
儿科主治医师来说,诊断儿童急性脊髓炎需要综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1.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儿发病前是否有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肠道病毒感染等)、疫苗接种情况、家族遗传背景及既往疾病史。注意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速度和具体表现,比如是否伴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
2. 体格检查:重点观察患儿的神经系统状态,包括肌力下降的程度与分布模式(如截瘫或四肢瘫痪)、反射亢进或者减弱、病理征阳性以及感觉平面的变化等。同时也要注意评估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情况,如尿潴留、便秘等症状。
3. 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首选MRI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脊髓的形态改变和信号异常区域,有助于确定炎症的位置范围。
- 脑脊液检查: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样本进行分析,可能发现蛋白含量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多等现象。
- 电生理学检查:如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和体感诱发电位测试,可以评估神经损伤的程度。
4. 排除其他疾病:在确诊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其他疾病,例如脊髓肿瘤、多发性硬化症、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
综上所述,儿童急性脊髓炎的确诊需要结合详细的临床资料和多种检查手段。如果怀疑孩子患有此病,建议及时转诊至有经验的小儿神经科医生处进一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