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是指母亲在怀孕期间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染给胎儿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可以分为早期先天性梅毒和晚期先天性梅毒。
1. 早期先天性梅毒:通常指出生后2年内发病的情况。
- 皮肤粘膜损害:如水疱、脓疱或斑丘疹等,常见于手掌和脚底。
- 黏膜炎症:鼻炎、喉炎等症状也较常见。
- 骨骼系统异常:如骨软化症、假性骨折等。
- 肝脾肿大:由于肝脏受累可出现黄疸。
- 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大。
- 其他症状还包括体重下降、贫血等。
2. 晚期先天性梅毒:通常指出生后2年后发病的情况,主要表现为:
- 牙齿发育不良(哈钦森牙):即前门牙呈小而尖锐的形态,并且有明显的磨耗面。
- 骨骼系统异常:如鞍鼻、骨膜炎等。
- 眼部损害:如间质性角膜炎,可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智力障碍、听力下降等症状。
对于疑似患有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应及时进行血清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测以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