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培养:血培养是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键,可以明确病原菌。通常需要多次、多部位采血,并且在抗生素使用前进行。
2. 超声心动图:包括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其中,TEE对检测心脏瓣膜病变及赘生物更为敏感,对于疑似病例尤其重要。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到心脏内有无赘生物、瓣膜损伤程度以及是否存在脓肿等并发症。
3. 血常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常伴有白细胞增多或核左移现象,部分病人可出现贫血表现。
4. 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这两项指标在活动期炎症反应中通常会升高,对判断病情活跃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5. 其他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线片等可用于评估心脏功能状态及并发症情况;必要时还可进行CT或MRI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以上这些检查手段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有效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确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