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发生在肾脏的肾小球部位。具体表现为:
1. 肾小球细胞增生: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内的细胞数量增多,这可以是内皮细胞、系膜细胞或上皮细胞。
2. 系膜基质增加:炎症过程中,系膜区出现基质物质的沉积,这是由于系膜细胞活性增强和/或清除功能下降所致。
3. 免疫复合物沉着:在许多类型的肾小球肾炎中,可以观察到免疫复合物(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体)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或其他部位的沉积。
4. 基底膜改变:包括基底膜增厚、分层或者断裂等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着有关,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如细胞因子的作用。
5. 渗出和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内可见到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的聚集,这是机体对损伤做出的防御反应。
6. 纤维化和硬化:长期慢性炎症可导致肾小球纤维化和硬化,影响其正常过滤功能。
这些病理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取决于不同的病因类型(如急性、急进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具体的疾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