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是指从喉部以下的呼吸系统出血,经口腔排出。在
心血管内科中,虽然咯血主要与呼吸系统的疾病相关,但某些心脏疾病也可能导致这一症状。以下是常见的引起咯血的原因:
1. 支气管扩张症:这是一种慢性疾病,支气管壁因长期感染或炎症而变得异常宽大,容易出血。
2. 肺结核:肺部感染结核杆菌后,可能会形成空洞并伴有出血现象。
3. 肺炎:细菌、病毒等引起的急性肺炎有时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咯血症状。
4. 肺栓塞:当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阻塞时,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并引发出血。
5. 心脏病:如二尖瓣狭窄(尤其是风湿性心脏病所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可引起肺静脉高压,从而造成肺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6. 肺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肺癌在内的各种恶性肿瘤都可能侵蚀周围组织导致出血。
7. 其他原因还包括肺脓肿、肺真菌病、外伤(如胸部撞击)、某些药物副作用等。
当患者出现咯血时,应尽快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