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
职业病种类繁多,主要与工作环境和工种密切相关。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我国目前认定的
职业病包括10大类132种。以下是几类较为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
职业病:
1. 尘肺病: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一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如煤工尘肺、矽肺等。
2. 职业中毒:由于接触有毒物质导致的健康损害,例如苯中毒、铅中毒等。
3. 物理因素所致
职业病:由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高温)引起的
职业病,比如噪声聋、中暑等。
4. 生物因素所致
职业病:因生物因子感染而发生的
职业病,如布鲁氏菌病、艾滋病病毒感染等。
5. 职业性皮肤病:由于化学物质或物理刺激引起的皮肤损害,包括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6. 职业性眼病:长期从事对眼睛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可能引发的眼部疾病,如电光性眼炎、白内障等。
7.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这类
职业病通常发生在需要长时间使用声带或者处于高噪音环境下的工作者中,例如噪声性听力损失。
8. 职业肿瘤:长期接触致癌物质导致的恶性肿瘤,如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等。
9. 其他
职业病: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
职业病,如职业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了解和预防这些
职业病对于保护劳动者健康至关重要。用人单位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减少有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威胁;同时,劳动者也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