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ECG或EKG)是检测心脏活动的一种重要工具,它能够记录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的电活动变化。通过分析心电图上的波形、段落和间期等特征,医生可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以下是几个主要的观察点:
1. P波:代表心房除极过程。正常情况下,P波形态平滑且时间不超过0.12秒。如果出现双峰型P波或P波消失,则可能提示存在心房颤动等问题。
2. PR间期: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的时间间隔,反映心房开始激动至心室开始除极所需时间。正常值为0.12-0.20秒之间。PR间期延长或缩短都可能是异常的表现。
3. QRS波群:表示心室快速除极过程。正常情况下,QRS波宽度不超过0.12秒。如果QRS波增宽,则可能提示束支传导阻滞等问题。
4. ST段和T波:ST段代表心室复极早期阶段,应与基线平齐;而T波则反映心室晚期复极过程。异常的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情况都可能是心脏缺血的表现。
5. QT间期:从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间隔,反映整个心室除极和复极的过程。正常值因人而异,但通常不超过0.46秒。QT间期延长或缩短都有可能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除了上述基本指标外,医生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如果发现有明显的心电图改变,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