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妊娠期间,使用抗凝药物需要特别谨慎,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母亲的安全,也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目前认为低分子肝素是孕期相对安全的选择,因为它不易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的影响较小。而华法林等维生素K拮抗剂则可能增加流产、死产及先天性畸形的风险,尤其是在妊娠早期。
2. 剂量调整与监测:孕妇体内凝血机制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使用抗凝药物时需根据个体情况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剂量,并密切监控母体的血液指标如APTT或INR值等,以确保有效且安全地控制凝血状态。
3. 特殊时期管理:分娩前后及产后需要特别注意。产前可能需要调整给药方案以防出血风险增加;产后则需考虑恢复常规抗凝治疗的时间点,并关注是否有产后出血等情况发生。
4. 预防性措施: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既往有静脉血栓形成史),即使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也应采取预防性的抗凝治疗,以降低孕期及围产期血栓事件的风险。
5. 定期随访与多学科协作:妊娠期间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并建议由妇产科医生、
血液病专家以及新生儿科医生等组成的团队共同参与管理,确保母婴安全。
总之,在妊娠期间使用抗凝药物时应权衡利弊,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