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间,随着胎儿的成长和母体生理变化的加剧,孕妇的心脏负担会逐渐加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血容量增加:从孕早期开始,孕妇血容量逐渐增加,至孕晚期可增加30%-45%左右,这使得心脏泵血量显著增大。
2. 心输出量增多:由于血容量的增加以及心率加快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心输出量明显上升。妊娠后期比非孕期约增加30%~50%,以满足母体及胎儿代谢需求。
3. 血压变化:虽然大多数孕妇在妊娠期间收缩压有所下降,但舒张压可能保持不变或轻度升高。由于血管扩张和血容量增多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血压降低的现象。
4. 心率加快:为了适应增加的心输出量要求,孕妇心率通常会比未怀孕时稍快,平均每分钟可增加10-20次左右。
5. 氧耗量上升:随着胎儿发育和母体代谢需求的提高,心脏需要输送更多的氧气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去,因此氧耗量也会相应增加。
6. 左心室功能增强:为了应对上述变化,左心室壁厚度可能会略有增厚,并且射血分数可能有所提升,表明其收缩能力得到加强。
这些生理性的改变对大多数健康孕妇来说是可适应的。然而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史或者存在其他高危因素的孕妇,则需要特别关注并定期监测心脏状况,以防发生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