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尿潴留是指患者长期存在排尿困难,膀胱内有较多残余尿的情况。其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等几个方面:
1.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排尿情况,如是否需要用力或等待才能开始排尿,是否有间断性排尿,排尿后感觉是否完全排空等。同时注意有无夜尿增多、尿频、尿急等症状,这些都可能是慢性尿潴留的表现。
2. 体格检查:通过直肠指诊可以评估前列腺的大小、质地和形态,观察是否存在前列腺增生等情况;女性患者则需进行妇科检查排除相关疾病导致的症状。
3. 辅助检查:
- 尿流率测定:正常情况下,男性最大尿流速应大于15ml/s,女性则为20-25ml/s。若低于此值可能提示存在排尿障碍。
- 残余尿量测量:使用超声波或导尿法测得患者排尿后膀胱内的残余尿量,正常情况下应小于50ml。如果持续高于此数值则表明可能存在慢性尿潴留问题。
-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可以进一步明确病因,查看是否有前列腺增生、肿瘤压迫等因素影响。
- 尿动力学检查:对于复杂病例可通过尿道压力测定和膀胱容量-压力曲线来评估下尿路功能状态。
4. 排除其他疾病:慢性尿潴留还需要与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相鉴别,如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等。
综上所述,在临床实践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检查手段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