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向来是国际医药市场的大宗产品。近年来国外出现了一种新趋向,即原本作为药用的氨基酸开始向保健品方向发展。因为保健食品市场远比药品市场更为广阔,且报批手续相应要简单一些。
现有22只氨基酸品种已基本开发成商品,市场发展较为稳定。而近年来,该领域表现较为突出的是一些具有氨基酸特征、但在上述22种氨基酸范围之外的特种氨基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并迅速成长,如牛磺酸、卡尼丁和瓜氨酸等。
牛磺酸:国际食品市场需求强大
国外饮料厂商近年率先开发上市了以牛磺酸为主要成分的能量饮料,如较有名气的“红牛牌”,从此开创了牛磺酸作为重要食品添加剂的先河。据了解,目前国际市场牛磺酸总销量已接近2万吨,其中作为婴儿奶粉添加剂、牛奶添加剂、调味品添加剂和能量饮料等用途的牛磺酸约占全球牛磺酸总产量的80%以上。而医药用途反而只占牛磺酸产量的不到10%.
我国是世界牛磺酸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年出口量始终保持在5000吨以上,约占国际牛磺酸市场销量的1/3.据了解,迄今为止国内共有40多家企业生产牛磺酸,其中有20家的生产规模超过500吨。
但与青霉素原料药情况相似,牛磺酸的出口同样存在着大起大落的现象。前几年国际牛磺酸市场供不应求之时,我国牛磺酸出口单价曾高达每公斤28~29元人民币。但后来随着国际市场牛磺酸的供大于求,其行情很快随之下跌,最低时每公斤价格仅16元。这一超低价位使国内不少牛磺酸生产商损失惨重,只能停产。而随着国际市场新一轮牛磺酸热潮的出现,牛磺酸价格又迅速回升。据悉,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牛磺酸数量已达6000多吨,预计全年出口量肯定能达1.2万吨,约占国际牛磺酸市场总量的60%.
目前,在美国、日本和欧洲这三大牛磺酸出口市场上,尤其对美国和日本市场出口的牛磺酸约占我国出口总量的80%.由于西方各国各种能量饮料/食品销售日益红火,作为这类食品主要添加剂的牛磺酸在这些市场的销量肯定将会继续上升。有国外市场分析师预测,牛磺酸将成为国际市场上的畅销特种氨基酸产品。
卡尼丁:销售年增长率稳定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L-卡尼丁(左旋肉碱)具有转运脂肪酸进入细胞线粒体内并进行氧化,以此促进脂肪“燃烧”和提供热量的作用。人到中年后因体内缺乏足够的卡尼丁来分解脂肪,所以身体容易发福。中老年人如能补充摄入外源性卡尼丁,可以加速体内堆积脂肪的分解,有减肥作用。这一新发现为L-卡尼丁的减肥食品新用途奠定了基础。从此以后,L-卡尼丁作为一只减肥食品新资源原料在国际市场上迅速走红。
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L-卡尼丁总销量为2880吨(包括卡尼丁的各种盐在内),而中国当年出口卡尼丁及其盐总量高达1400多吨,约占国际市场的半壁江山。尽管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卡尼丁产销国,但国内销量较小,绝大部分产量用于出口。
2008年全球L-卡尼丁市场构成中,美国占据总消费量份额的50%,欧盟占27%,日本占22%,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合计占2%.由于美国国民肥胖率较高,因此卡尼丁在美国市场销售非常红火,已推出了卡尼丁减肥饮料、巧克力、冰淇淋等食品。据介绍,酒石酸卡尼丁具有一种淡淡的香味且不易吸湿,最适合作为减肥食品添加剂用途。近年来以湖北武汉为基地的国内生产商每年对美国及欧盟国家出口酒石酸卡尼丁数量高达数百吨,浙江宁波成为我国最大的卡尼丁出口口岸。
据悉,卡尼丁及其盐在美国日本及欧盟均被视为是GRAS(公认为是安全的食品)级原料药。据F&S经济分析师介绍,去年全球L-卡尼丁及其盐的总销售额大约在7600万~7800万美元。预计今年这一数字肯定会超过8000万美元。
在国际市场上的卡尼丁类产品中,酒石酸卡尼丁占卡尼丁总销量的63.2%,卡尼丁碱占24.5%,其它卡尼丁盐合计占剩余的12.3%.从2004年以来,卡尼丁国际市场年销售增长率一直保持在4.5%~5%,预计今后几年还将继续保持这一增长速度,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