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格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腮腺炎病毒

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属副粘病毒科。腮腺炎病毒为球形,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包膜上有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刺突(HN)和融合因子刺突(F)。基因组为单负链RNA.腮腺炎病毒可在鸡胚羊膜腔或鸡胚细胞中增殖,可出现细胞融合,但细胞病变不明显。腮腺炎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抵抗力较弱,56℃ 30分钟 可被灭活,对紫外线及脂溶剂敏感。

人是腮腺炎病毒惟一宿主,病毒经飞沫传播,易感者为学龄期儿童,好发于冬春季节。本病潜伏期约2~3周,病毒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内增殖后,进入血流,然后经血流侵入腮腺及其它腺体器官如睾丸、卵巢、胰腺、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临床表现主要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伴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等。病程1~2周,青春期感染者易并发睾丸炎(20%)或卵巢炎(5%),约0.1%的患儿可并发病毒性脑膜炎。并发睾丸炎者可导致男性不育症,腮腺炎也是导致儿童期获得性耳聋的常见原因。腮腺炎病后可获牢固的免疫力。

典型腮腺炎病例无需作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可作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试验以明确诊断。

对于腮腺炎患者应及时隔离,防止传播。疫苗接种是有效的预防措施。目前我国使用的为S97株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良好,90%出现抗体。美国等已研制出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三联疫苗(MMR),我国的三联疫苗正在研制中。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小班管理 贴心服务 社群交流 直播互动

23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