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病毒性疾病,如果人被感染了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和抓伤,就有可能得狂犬病。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一到三个月,在此期间并不会出现像发烧、耳鸣或麻木等明显症状。一旦过了潜伏期,症状加剧最终会导致发狂、抽搐、昏迷和死亡。近期来自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他们发现了与3年多前刚果三个出血热相关事件有关的一种新型病毒,这种病毒属于狂犬病病毒家族。
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Marburgvirus),拉沙热(Lassafever),裂谷热(RiftValleyfever),黄热病和登革热是现今众所周知的,能引发出血热的四个不同病毒家族。而这一研究组的研究人员在出版的最新论文中指出,弹状病毒(Rhabdovirus)家族,一种能通常会导致脑肿胀或类似流感疾病的病毒家族,也会引发出血热,而后者正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最致命疾病之一。
研究人员采用了复杂的RNA测序技术,分析2009年5月25日和6月14日之间曼加拉村的患者样品,证实了弹状病毒与急性出血热之间的关联,这三位患者中,前两位由于不堪疾病折磨而故去。而第三位,一位护理过之前两位病人的男护士,活了下来。研究人员实际上并分离出弹状病毒,而是从存活的那位患者血液样品中找到了RNA序列,重构序列,证明是引发此种疾病病原体的基因组。德州大学加尔维斯顿医学中心,专注于出血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家和病毒学家ThomasKsiazek说,“研究看起来证据确凿”,“很显然,他们在这三位患者中的一位里找到了一种病毒,但要从中挖掘更多不容易,这种疾病是否是处于这个原因呢?可以推测出各种结论,但是只有当你有病毒在手上时,才能肯定的回答这个问题。”
这篇发表于PLoSPathogens杂志上的论文有22位作者,他们在去往曼加拉漫长而曲折的旅程中发现了这种被命名为Bas-Congo病毒(命名参考的是地名)。首先,他们将这名护士的样品送去了刚果首都金沙萨的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所,但那里的研究人员未能发现病毒的证据,因此他们又将样品送到了著名的出血热研究权威EricLeroy处,Leroy进行了进一步探索,也没有发现已知非洲引发出血热的病毒迹象。之后GlobalViralForecasting公司又获得了此样品,并通过美国加州血液系统科学研究的EricDelwart进行分析。Delwart的研究小组PCR随机扩增了遗传物质,并进行了测序,然后在他们创建的已知基因组数据库中比对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序列,”Delwart说,“这显然是一个弹状病毒”。但他的研究组未能再扩增出更多有意义的序列,因此他又把样品转给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病毒研究中心的主任:CharlesChiu,后者完成了1.4亿DNA片段的测序,然后合并片段,组装出了Bas-Congo病毒的基因组。
病毒学家JosephFair(Metabiota同事)表示,研究人员无法分离出病毒,是因为这一样品到达实验室的中途时间太长,“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Fair说。
Fair认为这些证明Bas-Congo病毒的证据是真实的,他指出研究人员已经搜寻遍了其它病原体,“我们什么也没找到,除了这个弹状病毒,”他强调道。这名患者体内出现了Bas-Congo病毒的基因组拷贝,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称为假病毒的实验工具,将来自Bas-Congo病毒的表明蛋白放入另外一种水泡性口炎病毒内,进行抗体验证实验。结果他们发现,2012年1月从患者体内获取的抗体,与另外无症状的对照组样品抗体,都能组织培养皿中假病毒感染细胞。Fair和他的同事也提到另外一种出血热病毒,Lujo,这是在2009年他们利用类似的基因技术首次发现的病毒。
但他也承认分离病毒本身的重要性。“由于我们无法分离病毒,这限制我们对于这种病毒如何杀死人的深入探索,下一步我们将与刚果的同事们一起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