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肺通气不足 肺泡通气量减少会引起缺氧和CO2潴留。是Ⅱ型呼衰的发病机制。

2.弥散障碍 因二氧化碳弥散能力为氧的20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故弥散障碍时,通常以低氧血症为主。

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正常成人每分钟肺泡通气量约为4L,肺毛细血管血流量约5L,通气/血流比值约为0.8。一方面当肺毛细血管损害而通气正常时,则通气/血流比值增大,结果导致生理死腔增加,即为无效腔效应;另一方面当肺泡通气量减少(如肺不张、肺水肿、肺炎实变等)肺血流量正常时,则通气/血流比值降低,使肺动脉的混合静脉血未经充分氧合而进入肺静脉,形成肺动一静脉样分流或功能性分流,若分流量超过30%,吸氧并不能明显提高PaO2。无论通气/血流比值增高或降低,均影响肺的有效气体交换,可导致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是Ⅰ型呼衰发病的主要机制。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