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儿科学 > 正文

脑脊膜膨出之病理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脊膜膨出按病理一般可分为如下四型:

1.隐性脊柱裂:多在L5~Sl平面,局部椎弓有不正常裂隙,脊柱呈现骨化障碍,骨质有缺损,但无脊膜或神经组织膨出。通常临床无明显症状。局部可合并毛发增生、色素沉着、血管瘤及皮肤凹陷等。

2.脊膜膨出:神经管闭合完全,脊髓位置正常,囊壁由蛛网膜构成,囊外有皮肤覆盖,硬脊膜附着于脊突缺损边缘。多位于腰骶部,也可发生在胸椎或颈椎。基底宽广或呈蒂状,有时形成囊性肿块。囊腔内有脑脊液,有时有脊神经膨出黏附于囊壁上。

3.脊髓脊膜膨出:表面有皮肤覆盖,中央有时很薄,膨出的囊腔内有脊髓或神经根存在。病儿多伴有神经功能障碍或横断性截瘫。骶部脊髓脊膜膨出可出现松弛性尿、便失禁、足内翻、足下垂或高弓足畸形。腰部脊髓脊膜膨出可显示出双下肢麻痹,神经性膀胱等。

4.开放性脊髓脊膜膨出:亦称脊髓外翻,表面可见肉芽创面,即裸露的脊髓,有时有溃疡形成,肉芽面外围为正常皮肤。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