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传染病学 > 正文

其它沙门菌属感染的病因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病因】

沙门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无芽胞,无荚膜,多数细菌有周身鞭毛和菌毛,有动力,在普通培养基上呈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的光滑菌落,不分解乳糖、蔗糖和水杨苷,能发酵葡萄糖,吲哚,尿素分解及V-P试验为阴性。

沙门菌在简单的培养基上即能生长,含有煌绿或亚硒酸盐的培养基可抑制大肠杆菌生长而起增菌作用,沙门菌生长的最佳温度为35~37℃,最佳pH为6.5~7.5,沙门氏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水,牛乳或肉类食品中能存活一年以上,不耐高温和干燥,加热65℃15~20min即被杀死,5%石炭酸或1∶500升汞5min可灭活,pH<4.5可使细菌死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沙门菌无荚膜,但其细胞外膜包被的多糖层十分粘稠,具有阻止吞噬,逃避补体系统破坏的作用,沙门菌的主要抗原成分有菌体抗原[O]和鞭毛抗原[H],O抗原是细菌胞壁的脂多糖,目前已发现60多种,每种菌常有数种O抗原,与致病密切有关的多属A、B、C、D和E组,H抗原是蛋白质,有特异性较高的第1相和特异性较差的第2相,O抗原刺激机体产生IgM型抗体,H抗原则产生IgG型抗体,按照O抗原和H抗原的搭配,沙门菌可分成二千多种血清型,各血清型致病力的强弱可有很大差异。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