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热病流行特征介绍:
(一)传染源
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界带菌的动物很多,约百余种,但绝大多数地区的主要传染源是野兔,其次是鼠类和羊。人传人则未见报道。
(二)传播途径
①直接接触。狩猎野兔、剥皮割肉,或接触病死动物的血、肉、排泄物,病菌通过皮肤、粘膜、结膜而侵入人体。②吸血昆虫叮咬,或昆虫压碎后体液沾染皮肤及粘膜而受染。作为媒介的吸血昆虫有蜱(主要为矩头蜱)、蚊(伊蚊)、蚋、斑虻、家蝇等。③吃了未煮熟的含菌兔肉或为鼠粪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而受染。④病鼠的排泄物使草垛带菌,农民打谷、簸扬、运送干草引起尘土飞扬而病菌吸入或自眼结膜及皮肤创口侵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三)易感人群
男性成人的发病率较高(约占总数的2/3)。猎民、屠宰工人、肉类皮毛加工厂工人、农民、牧民、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因接触机会较多,故发病率也高。一次得病有持久的免疫力,偶见再感染者。流行区的隐性感染者较多,血清免疫学或皮内试验证明,感染率平均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