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传染病学 > 正文

肺结核早期发现及意义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结核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其在体内潜伏期为本1—30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午后低热,体温37—37.5度之间,伴疲乏无力,不思饮食或食欲不振,夜间睡眠时出汗,双手足发热感,咳嗽、咳痰、胸痛、消瘦,一般发病时很少上述症状全部出现,当出现上述部分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胸透、查痰。

肺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尽早发现肺结核积极治疗可减少或杜绝病原菌向周围人群的传播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患病后路过不及时治疗,控制病情,肺内病变易形成空洞,坏死物沿支气管播散,破坏肺组织,降低呼吸功能,而肺组织无再生功能,结核病变大部分将以瘢痕愈合,当病变范围小时,对肺功能影响不大,当病变面积大时将对肺功能损害明显。部分病人结核菌入血,经血液循环向肺或肺外播散,引起其它脏器结核病,那后果更加严重。未尽早发现治疗,病人消耗明显,降低免疫功能,影响疗效,延长疗程。所以要了解结核病的有关常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