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缺铁性贫血|铁的代谢|实验室检查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缺铁性贫血

一、铁的代谢:

1.铁的分布:功能状态铁、贮存铁。

2.铁的来源和吸收:需要20~25mg/d,大部分来自衰老的红细胞破坏,食物中摄取1~1.5mg/d可维持铁的平衡。

3.铁的运输:高价铁与转铁蛋白结合,转运到组织,通过胞饮进入细胞,在胞内再次还原为二价铁

4.再利用和排泄:RBC正常寿命为120天。

5.铁的储存: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二、病因:

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慢性失血

三、临床表现:

1.贫血表现

2.组织缺铁表现: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异食癖,吞咽困难。

3.体征:皮肤粘膜苍白、毛发干枯、皮肤干燥、指甲扁平、失光泽、易碎裂。

四、实验室检查:

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体积小、中心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多正常或轻度增高。

2.骨髓象:增生活跃,幼红细胞增多。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铁染色:铁粒幼细胞少于15%,胞外铁亦缺少。

3.生化: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

血清铁蛋白降低

FEP>0.9mmol/L(全血)

五、诊断:

六、治疗:

1.病因治疗:

2.补充铁剂:网织红细胞于5~10天左右达高峰

血红蛋白于2周后应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正常。

血红蛋白完全正常后仍需补充铁剂4~6个月,或待血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