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肝脓肿|发病机制|鉴别诊断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肝脓肿

(一)肝病因和发病机制

1.细菌性肝脓肿

全身细菌感染,特别是腹腔内感染时细菌可侵入肝。

胆道,肝动脉,肝静脉,淋巴系统以及外伤的伤口,是细菌进入肝脏的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胆道疾病。胆道:胆道蛔虫,胆管结石等是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原因。

细菌性肝脓肿的最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黄白色脓液),其次为链球菌、类杆菌属等

2.阿米巴肝脓肿:是肠道阿米巴感染的并发症

(二)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大,肿,热,痛”

一句话:寒战、高热+肝区疼痛和肿大=肝脓肿

寒战高热是多为最早的症状也是最常见的症状。

肝区疼痛是由于肝脏肿大,肝被膜呈急性膨胀,肝区常出现持续性的钝痛。

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体征:肝区压痛和肝大最常见。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B超(首选)可以明确大小、引导下进行穿刺抽出脓液。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2、CT检查可以确诊。

细菌性肝脓肿与阿米巴性肝脓肿的鉴别

细菌性肝脓肿 阿米巴性肝脓肿
症状 起病急骤严重,全身脓毒血症状明显,有寒战,高热 起病较缓慢,病程较长,可有高热,或不规则发热、盗汗
脓液
 
黄白色脓液,涂片培养可发现细菌 棕褐色脓液无臭味镜检有时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不是阿米巴原虫)。若无混合感染,涂片或培养无细菌
诊断性治疗 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无效 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有好转
脓肿(考点) 较小多发性 较大多为单发,多见于肝右叶

注:阿米巴性肝脓肿特异性症状:棕褐色脓液或者巧克力色。

(四)治疗

1、抗生素治疗:肝脓肿致病菌往往为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所发需要早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疗程宜长。

2、经皮穿刺脓肿置管引流术:适合单个较大的脓肿。

3、切开引流适应证为:

(1)胆源性肝脓肿

(2)较大脓肿,快要破了或己经破了的。

(3)位于肝左叶外的脓肿

(4)慢性肝脓肿。

考点:多发的细菌性肝脓肿不适合手术。

阿米巴性肝脓肿的治疗:

1、首选非手术治疗,包括抗阿米巴药物(甲硝唑,氯喹,依米),必要时反复穿刺吸脓及全

身治疗。

2、手术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