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毒理学——研究外来因素(化学、物理和生物)对皮肤的直接损害和通过皮肤吸收,引起局部或全身毒作用的机制,从而为其危险度评价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
皮肤的吸收功能
⑴经皮吸收:
①脂溶性皮肤可经皮吸收
②酚类可由皮肤透入
③激素类容易迅速经皮吸收
④重金属的脂溶性盐类可经皮肤吸收,铅、锡、铜、砷、汞可与皮肤和皮脂中的脂肪酸结合形成复合物增加脂溶性而吸收
⑵吸收的影响因素
物种:兔>鼠>豚鼠>猪>人
接触部位:脚底部<手掌<阴囊<前额<腹部
年龄:新生儿皮肤渗透性比成人大
性别:女性皮肤渗透性比男性大
皮肤的温度、湿度和PH:温度高、湿度大增加皮肤的渗透性,PH影响化学物的解离,因此影响吸收
接触面积和时间:接触面积大,时间长,经皮吸收独舞多。
皮肤充血时更容易吸收
皮肤干燥脱水,使物质容易透过
影响角质层的皮肤病可导致皮肤吸收功能增强
皮肤毒作用的类型
⑴接触性皮炎:刺激性皮炎,化学烧灼(氨水、氧化钙、氯、环氧乙烷、盐酸、氟化氢、过氧化氢、苯酚、氢氧化钠),变态反应性皮炎(迟发型超敏反应)
⑵光毒理学:电磁辐射的不良反应(紫外线辐射后急性反应是红斑),光敏作用(卟啉病)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⑶痤疮:典型的为粉刺,油性痤疮(石油、煤焦油和润滑油),氯痤疮(卤代多环芳烃)
⑷色素异常:酚和邻苯二酚
⑸肉芽肿:麻风病、结核、异物反应,自发性疾患
⑹荨麻疹:Ⅰ型超敏反应
⑺中毒性表皮溶解坏死
⑻皮肤肿瘤:最常见的肿瘤,基底细胞癌常见,其次为临床细胞癌
辐射:P53肿瘤抑制基因受损
多环芳烃:煤烟和阴囊癌的关系
砷:砷性角化,黑脚病,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