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传染病学 > 正文

放线菌病的手术疗法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放线菌病的手术疗法:

所有浅部病灶及窦道脓肿等均应切除,或切开引流。肋骨、肺部病灶尽可能清除彻底,严重时可行肺叶切除。

在外科清除病灶、引流或切开排脓前30~45天开始用药,术后尚需连续用药12~18个月,可改用口服青霉素125~500mg,6~8h1次。轻症患者连续用药2个月或更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为促进青霉素渗入病灶处,可加用10%碘化钾溶液10~20ml口服,每天3次。为加强青霉素的疗效,亦可与磺胺药物并用,后者每日1g口服。

X线照射疗法,颈、面部浅在的放线菌病病灶可用X线局部照射辅助治疗。20世纪70年代以前,曾用碘化钾、放射治疗。

支持疗法,对于严重、泛发感染的患者,应注意补充营养。在抗生素广泛应用后,放线菌病的预后一般较好,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早、规则、充足疗程用药。颈面型放线菌病预后良好。其他类型者若能适当治疗,可避免畸形等后遗症。

预后抗生素应用于放线菌病的治疗,尤其对重症和泛发病例。使得预后大为改观。治愈率很高,疾病导致的畸形和死亡已经不常见。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