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临床操作指导 > 正文

非感染性发热的主要分类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①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

②因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心肌、肺、脾脏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③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症、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医学教育|网搜集重度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慢性心力衰竭等。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①物理性,如中暑、日照病;

②化学性,如重度安眠药中毒;

③机械性,如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常见的功能性低热包括:

①原发性低热;

②感染后低热;

③夏季低热;

④生理性低热。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