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妇/儿/全科主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内科主治医师学习笔记——钩端螺旋体病

   -、病原学  钩端螺旋体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

  黑线姬鼠、猪和犬。 病人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很小。

  (二)传播途径

  钩体经带菌动物由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人接触污染物时,钩体可通过皮肤、黏膜而受染。亦可有消化道、呼吸道及母婴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较强的同型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三、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在6~10月期间流行地区的易感者于3周内有与钩体污染的疫水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

  急起发热,全身疼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有明显的疼痛和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或并有肺出血、黄疸、肾损害或脑膜炎者;或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出现赫氏反应者。

  (三)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

  2、血清显微镜凝集试验可阳性。

  3、血培养生长缓慢。

  (四)胸片Ⅹ线检查

  肺出血病人双肺呈毛玻璃状或有弥散性点状、片状或融合性片状阴影。

  四、治疗

  (一)病原治疗  首选青霉素

  (二)对症治疗

  1、赫氏反应

  2、肺出血者应用氢化可的松200~300mg加到10%葡萄糖中点滴,同时用镇静剂,酌用强心剂等。

  3、黄疸出血型病人可参用黄疸型肝炎的治疗。

  五、预防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5年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