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与左室重构紧密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是否具有调节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以及心脏功能的作用。
方法和结果 首先通过结扎前降支构建大鼠心梗模型,然后将表达ILK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或者空载腺病毒注射至大鼠心脏的梗死周围区。通过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了解外源基因ILK的表达情况。转染4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评估心脏功能,结果显示,ILK转染组的大鼠心功能优于对照组。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ILK转染后心脏梗死瘢痕范围减小,瘢痕变厚率增加,左室内径、室壁厚度、心肌细胞大小和肌丝密度等心脏结构参数均较对照组好。ILK基因治疗的动物梗死周围区血管新生增强、纤维化减弱、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医`学教育 网搜集整理。进一步通过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和磷酸化组蛋白H3免疫组化染色发现,ILK基因治疗组的心肌细胞增殖能力增强。为了观察ILK腺病毒的治疗效果是短暂还是持久,我们将观察期延长至9周,结果发现,转染9周后ILK基因治疗组除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瘢痕范围较对照组减小外,大部分(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此外,本研究还发现,ILK过表达具有“拯救”心室重构的作用,即心梗1周后心脏局部注射ILK病毒载体仍能部分缓解重构进展和改善心脏功能。
结论 ILK基因治疗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脏重构和心功能,其治疗效果与血管新生增强、心肌细胞凋亡减少以及心肌细胞增殖水平增加有关。本研究结果为治疗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及继发其后的心力衰竭提供了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