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腹腔镜手术后门脉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近期发表在《Archives of Surgery》的一篇文章分析了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后PVT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策略。

  腹腔镜手术后门脉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Porto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PVT)虽然罕见但后果严重,这份来自美国的系统文献综述了18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后PVT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策略。18例患者中7例行Roux-en-Y胃旁路术,5例行Nissen胃底折叠术,3例行部份大肠切除术,2例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阑尾切除术。平均年龄为42岁(20-74岁)。11例明确存在静脉血栓形成倾向,临床症状主要是手术后平均14天(3-42天)出现腹痛。血栓的位置各不相同,但8例患者出现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复合血栓。 16例患者进行抗凝治疗,10例进行了重大干预措施,包括剖腹探查术6例和溶栓治疗4例。 6例出现并发症,2例死亡。因此,腹腔镜手术后门脉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腹痛,CT扫描可随时提供诊断和测定疾病程度。治疗应在依据血栓的程度和肠缺血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但应该进行抗凝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