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诊断学 > 正文

二尖瓣区杂音的临床意义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二尖瓣区杂音的临床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功能性:常见于运动、发热、妊娠、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杂音性质柔和、吹风样、强度2/6级、时限短,较局限。具有心脏病理意义的功能性杂音有左心增大引起的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贫血性心脏病和扩张性心脏病等,杂音性质粗糙,吹风样,强度2~3/6级,时限较长,可有一定的传导。

  (2)器质性:主要见于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等。杂音性质较粗糙、吹风样、高调,强度在3/6以上,持续时间长,可占全收缩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甚至遮盖第一心音,并向左腋下传导。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