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溶栓治疗的出血并发症及其处理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溶栓治疗的危险主要是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ICH),发生率为0.9%~1.0%,致死率很高。预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低体重、脑血管疾病史,以及入院时血压升高。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关键是除外有严重出血危险的患者,溶栓过程中严密观察出血征象。轻微出血可对症处理。一旦患者在开始治疗后24h内出现神经系统状态变化,应怀疑ICH,并应积极采取措施:

  (1)停止溶栓、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2)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排除ICH;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请神经科和(或)神经外科和血液学专家会诊;根据临床情况,ICH患者应当输注冻干血浆、鱼精蛋白、血小板或冷沉淀物,一旦明确脑实质出血或脑室内出血或蛛网膜下出血或硬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给予10单位冷凝蛋白质,新鲜冰冻血浆可以提供Ⅴ因子和Ⅷ因子,并能增加血容量。使用普通肝素的患者,用药4h内可给予鱼精蛋白(1mg鱼精蛋白对抗100U普通肝素);如果出血时间异常,可输入6~8U的血小板。同时控制血压和血糖;使用甘露醇、气管内插管和高通气降低颅内压力;考虑外科抽吸血肿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