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心房颤动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常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者,常见于风心病、冠心病、高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房颤发生在无心脏病变的中青年,称为孤立性房颤。

  【诊断】

  1.症状:心室率超过150次/分,患者常感心悸、气短,并可有心绞痛与心衰表现。心室率不快时,患者可无症状,极慢时可有黑朦和晕厥发生。

  2.体征: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发生栓塞时可有相应体征。

  3.心电图:①P波消失,代之以极不规整的f波,频率约350~600次/分;②心室率极不规则,R-R间距不等,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分;③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当心室率过快,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群增宽变形。

  【治疗】

  1.一般治疗:针对病因和诱因,如积极控制甲亢等。

  2.药物治疗

  (1)恢复窦性心律:复律分为同步直流电复律和药物复律;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可供选用。

  (2)维持窦性心律:以胺碘酮维持,安全有效。

  (3)控制心室率:可选用钙拮抗剂或β受体阻滞剂。房颤合并心衰时,选用地高辛控制心室率。使静息时心室率控制在60~80次/分,轻微活动时在90~100次/分。

  (4)抗凝治疗:对房颤持续48小时或有过栓塞史者,应在复律前3周及复律后3~4周使用抗凝剂。口服华法林,使INR维持在2.0~3.0之间。不适宜应用华法林的患者,可改用阿司匹林300mg/日。

  3.其他治疗:包括射频消融、外科手术、植入式心房除颤器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