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出血性休克简介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出血性休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病因

  出血性休克多见于大血管破裂,肝脾破裂,胃、十二指肠出血,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等。通常在迅速失血超过全身总血量的20%(>800ml)时,即出现休克。

  (二)治疗

  1.止血:对于肝脾破裂、急性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等病例,应在保持血容量的同时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极进行手术准备,及早手术止血。

  2.补充血容量:可根据血压和脉率的变化来估计失血量。可先静脉快速滴注平衡盐溶液和人工胶体液,维持血红蛋白浓度在100g/L、血细胞比容在30%为好。血红蛋白浓度大于100g/L可不必输血;低于70g/L可输浓缩红细胞;急性失血量超过总量的30%可输全血。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