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早期症状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50岁者占79.2%,但可见于任何年龄组。本病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听诊对诊断本病帮助不大,仅1/3病例可出现心脏杂音,多位于胸骨下缘,偶向心尖传导,杂音性质柔和。半数病例可发生栓塞症状,如脑栓塞可出现偏瘫,冠脉栓塞可引起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肾动脉栓塞可产生肾绞痛等等,但由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较小,因而栓子微小,故极少引起大动脉和中等动脉栓塞,多为小动脉栓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故多数病例虽有栓塞而无症状,因此不少病例生前未能诊断。

  Mcray对临床诊断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提出三联症:

  1.已知可发生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的疾病。

  2.心脏出现杂音或新杂音或原有杂音发生变化。

  3.身体有多发性栓塞。

  此外,静脉血栓症、DIC实验室诊断以及多次血培养阴性,均有助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若结合UCG发现赘生物则更有利于诊断。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