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1岁。因发热3天,胸痛半天就诊。患者3天前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咳嗽、痰中带血丝,无呕吐及腹泻,在当地诊所给予静脉输液治疗未见好转。入院当日上午患者出现持续性右侧胸痛,遂来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查红细胞沉降率、血常规及胸部CT均未见异常,给予氟罗沙星静脉滴注,疼痛略缓解。晚餐进食少许鸡蛋后胸痛加重,并有嗳气、腹胀。既往体健,否认外伤史及药物过敏史。查体墨菲征阳性。B超检查示:胆囊增大,囊壁增厚达0.7cm,呈双边征。遂以“急性胆囊炎”收入消化内科。经抗感染、解痉、抑酸等治疗后热退、胸痛消失,病情缓解后出院,随访至今无不适。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突发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发作,疼痛常放射至右肩部和背部。本例胸痛可能是胆汁刺激胆囊化学感受器,经内脏神经传入神经中枢,其传出神经与支配胸壁的传出神经相重叠所致。
体会:患者病程中有痰中带血、胸痛等呼吸道症状,干扰了医生诊断思维。因此临床医生应全面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重视对患者的体格检查,开拓思维。对于以发热、胸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不但要想到常见的胸、肺部疾患,还要考虑到其他器官病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