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ACTH腺瘤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Cushing综合征诊断不难,惟其病因诊断,必须深入分析三种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⑴ 确定有没有Cushing综合征:测定血、尿皮质醇含量,凡超常者始可定为Cushing综合征。

  ⑵ 鉴别Cushing综合征的三种类型:测定血ACTH值(RIA法),按其结果进行鉴定:a、血ACTH值低于正常,属肾上腺性。

  b、ACTH值超过200pg/ml,属异位性。一些恶性肿瘤能产生ACTH.c、血ACTH值正常或稍高:属垂体性。这是由于负反馈作用,致使ACTH分泌相对减少,故其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正常值。

  d、ACTH值介于100-200pg/ml,需作动态功能实验,放射学检查以及ACTH同族激素(β-LPH等)的测定以便鉴别。

  ⑶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实验:服药前、后分别测定血皮质醇(血F)、尿游离皮质醇(尿FF)、尿17羟类固醇(尿17-OH)、尿17酮类固醇(尿17=O),当小剂量时(DXM2mgP.O),下降>50%为单纯性肥胖,下降<50%为Cushing综合征;当大剂量时(DXM8mgP.O),下降超过50%为垂体性,下降低于50%为肾上腺性。并注意昼夜节律变化。

  ⑷垂体ACTH腺瘤的确诊:在垂体性Cushing综合征中,ACTH腺瘤占80%,故一旦确定垂体性Cushing综合征,即使放射影像学无指征,大多主张直接经蝶显微外科手术探查。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