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白线疝的发病机制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白线疝的病理进程分两个阶段,其病理特点不尽相同。

  第1阶段:腹上部白线深面的镰状韧带、肝圆韧带及其周围的脂肪组织,首先从白线缺损处(疝环)突出,无腹膜突出,故无疝囊、无内脏脱出,仅有腹膜外脂肪由疝环突出。

  第2阶段:随着腹膜外脂肪突出使白线上的孔隙逐渐扩大,在腹内压的作用下突出腹膜外的脂肪又把覆盖镰状韧带的腹膜牵出而形成疝囊,内脏(主要是大网膜)逐渐脱出,因而此阶段的白线疝既有疝囊、也有内脏脱出。由疝环突出的内容物包括疝囊外突出的腹膜外脂肪和疝囊内脱出的内脏。大网膜突入疝囊可能与疝囊发生粘连,但很少发生嵌顿。

  临床上通常将白线疝分为无疝囊型和有疝囊型2种类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实际上是本病发生发展的2个病理阶段,而且大多数白线疝停留在前一阶段,即无疝囊型;仅少数发展成为有疝囊型的白线疝。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