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儿科学 > 正文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一)早产儿和保温不足

  1.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

  2.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少,皮肤薄,血管丰富,易于失热。

  3.躯体小,总液体含量少,体内储存热量少,对失热的耐受能力差。

  4.棕色脂肪(brownfat)是寒冷时产热的主要物质,胎龄越小含量越少,代偿能力有限。腋温-肛温差(TA-R)<0.5。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其熔点高,低体温时易于凝固出现皮肤硬肿。

  (二)某些疾病

  严重感染、缺氧、心力衰竭和休克等使能源物质消耗增加、热卡摄入不足,加之缺氧又使能源物质的氧化产能发生障碍,故产热能力不足,即使在正常散热的条件下,也可出现低体温和皮肤硬肿。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三)多器官功能损害

  低体温及皮肤硬肿,可使局部血液循环淤滞,引起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出现水肿,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