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儿科学 > 正文

小儿紫癜的概述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该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通过免疫机制产生抗血小板抗体,从而引起自身血小板大量破坏,结果导致血小板减少而发生出血的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主要见于2~6岁的儿童,多在发病前1~3周有感染史,突然起病,血小板数常较低,出血明显,病程大约2~6周,个别病程较长,但一般不超过半年,约80%以上的病人可自行缓解,不再复发,仅少数不愈而变成慢性。慢性型多见于成人,以女性居多,病前一般无诱发因素,医学教育 网 搜集整理起病缓慢,病程多在半年以上,甚至迁延数年,常常缓解与发作交替出现,不能自行缓解。

  因此,该病若为急性型,一般不需治疗便可自愈;而对于慢性型,一般首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近期有效率达70%~90%,但停药后易复发,真正停药后长期缓解者不足20%,然而复发后再给予原治疗仍有效。若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等任何一种,则可提高疗效。以上治疗均无效者,可以做切脾治疗。术后24~48小时内血小板会迅速上升,10天左右达到高峰,70%~90%可获得完全和持续缓解,即使无效或复发者,仍可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但有效,而且这时所需剂量会明显减少。只有极少数病人对上述治疗均无效,严重时只能靠输血小板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