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传染病学 > 正文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传染源及储存宿主

  主要传染源是家畜、家禽。猪是我国数量最多的家畜,构成猪→蚊→猪的传播环节。在流行期间,猪的感染率100%,马90%以上,为本病重要动物传染源。蚊虫感染后,病毒在蚊体内增殖,可终身带毒,甚至随蚊越冬或经卵传代,因此除作为传播媒介外,也是病毒的储存宿主。人被感染后仅发生短期病毒血症,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故患者及隐陛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二)传播途径

  本病系经蚊虫叮咬而传播。能传播本病的蚊虫很多。现已证实的包括库蚊、伊蚊、按蚊的某些种。国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

  (三)易感人群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出现典型乙脑症状的只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占少数,多数人通过临床上难以辨别的轻型感染获得免疫力。成人多因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通常流行区以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但因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近来报道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罕有二次发病者。

  (四)流行特点

  乙脑呈季节流行,80%~90%病例集中在7、8、9这3个月,均与蚊虫密度曲线相一致。气温和雨量与本病的流行也有密切关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