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传染病学 > 正文

霍乱的临床特点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霍乱的潜伏期约为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5~6天。病程通常分为3期。

  (一)泻吐期

  多数病人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生剧烈腹泻,继之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多无腹痛,亦无里急后重,少数有轻度腹痛,个别有阵发性腹部绞痛。腹泻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甚至粪便从肛门直流而出,难以计数。粪便初为黄色稀便,迅速变为“米泔水”样或无色透明水样,少数重症患者可有洗肉水样便。呕吐一般为喷射性、连续性,呕吐物初为胃内食物残渣,继之呈“米泔水”样或清水样。一般无发热,或低热,共持续数小时或1~2天进入脱水期。

  (二)脱水期

  由于剧烈吐泻,病人迅速呈现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轻度脱水仅有皮肤和口舌干燥,眼窝稍陷,神志无改变。重度脱水则出现“霍乱面容”,眼眶下陷,两颊深凹,口唇干燥,神志淡漠甚至不清。皮肤皱缩湿冷,弹性消失;手指干瘪似洗衣妇,腹凹陷如舟。当大量钠盐丢失体内碱储备下降时,可引起肌肉痛性痉挛,以腓肠肌、腹直肌最为突出。钾盐大量丧失时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减低、反射消失、腹胀臌肠、心律不齐等。脱水严重者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脉搏细速或不能触及,血压下降,心音低弱,呼吸浅促,尿量减少或无尿,血尿素氮升高,出现明显尿毒症和酸中毒。

  (三)反应恢复期

  患者脱水纠正后,大多数症状消失,逐渐恢复正常。约1/3患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因循环改善残存于肠腔的毒素被吸收,又出现发热反应,体温38~39℃,持续1~3天自行消退。

  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3型。极少数病人尚未出现吐泻症状即发生循环衰竭而死亡,称为“暴发型”或“干性霍乱”。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