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传染病学 > 正文

锥虫病表现及诊断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非洲锥虫病 本病初期通常无皮疹表现,有时可于叮咬处皮肤红,肿,压痛,形成结节,可有白晕,持续数天。2周后开始发热、头痛、关节痛、出皮疹等全身症状,瘙痒明显,眼睑及手足等可有短暂性水肿,伴疼痛。

  如未经治疗病后1年,当其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可有昏睡,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2.美洲锥虫病 急性期可出现一过性荨麻疹,眼结膜常为入侵门户,出现一侧眼睑水肿,结膜炎,泪腺炎,有Romana征(即结膜炎、上下眼睑浮肿与同侧耳前淋巴结炎)。感染后2~3周,部分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肌痛、局部肿痛、肝脾肿大。可引起心肌炎,脑炎。

  心脏的克鲁斯锥虫感染可由心脏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或动物接种来证实,但病理学诊断阳性率很低,动物接种不能广泛应用,且对于晚期病人亦不敏感,故通常还是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血清学检查以及临床表现综合考虑做出诊断,主要标准如下(在非流行地区,应更加严格执行该标准):

  1.曾在Chagas病流行地区居住过。

  2.克鲁斯锥虫的血清学试验阳性。

  3.心脏临床表现符合Chagas心脏病。

  4.各种心脏表现虽可归因于其他心脏病,但并无这些心脏病的证据。锥虫方可确诊。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