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传染病学 > 正文

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特征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农民(从事牧、渔业劳动者发病率亦高),农村儿童并非少见,年龄分布以10~39岁为最多,男性占80%以上。

  2.好发季节为7~9月,8、9月达高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因而有“打谷黄”、“稻瘟病”之称。

  3.流行形式:根据我国钩体病的流行特点,大致可分四个主要流行;①雨水型:降雨连绵之时,村庄内外积水,带菌动物的粪尿外溢,污染环境;②稻田型:鼠类是稻田型流行的主要传染源,鼠在稻田中偷吃稻谷,排尿于田中,农民接触疫水而感染;③洪水型:当洪水泛滥,有钩体存在的畜舍、厕所等被冲溢,使水被污染。多呈暴发流行,猪为主要传染源;④散发型:因钩体带菌动物种类繁多,分布较广,故很多场所可被污染。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可因接触污物而得病。一般无明确之接触虫,临床表现复杂,经常被误诊。

  4.外来人员易感性强。从外地进入流行区的人群,由于缺乏免疫力,往往比本地人容易得病。因钩体菌型众多,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性,但可发生第2次感染。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