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临床操作指导 > 正文

锁骨下动脉结扎术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946年Gross首次用手术方法成功地治疗了迷走右位锁骨下动脉畸形。他采用结扎、切断迷走的右锁骨下动脉,并松解食管壁受压处,解除了吞咽困难。当切断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后,右侧上肢的血供主要靠锁骨下动脉的第2、3段丰富的侧支循环来维持,因而获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该术式得以广泛采用。此后,Webb(1952)报道1例Fallot四联症患儿行Blalock手术切断左锁骨下动脉引起前臂坏死,Klinkhamer(1966)报道2例锁骨下动脉因继发性血栓形成而引起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Hallman(1964)和Pifarre(1971)也分别报道了1例结扎锁骨下动脉后发生的窃血综合征。因此,有作者提出在结扎、切断锁骨下动脉后,应将锁骨下动脉的远端与升主动脉或右颈总动脉进行端侧吻合。

  一般来说,在婴幼儿时期,结扎、切断迷走的右位锁骨下动脉几乎完全不会产生副作用,而成年人有时则可能发生术后患侧上肢的缺血性改变及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因此在儿童时期可采用手术将此动脉结扎或与食管、气管隔开,成年人则在结扎、切断锁骨下动脉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将其远端与升主动脉或右颈总动脉进行端侧吻合而缓解临床症状。有一部分病例在对饮食稍作调整后便可耐受轻度的吞咽困难,因而不需要手术治疗,可免除手术痛苦。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